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

寶瑩得不到席位!我們得不到甚麼?

助選團檢討會

日期︰12月10日(星期一)
時間︰晚上七時半至十時
地點︰女工協會
查詢︰27904848

對民建聯大勝、泛民失利,政治評論存在兩種說法,第一種以蔡子強為代表,認為勝負原因在民建聯資源豐厚、組職工作做得好﹔不過這種說法不能解釋為何資源也豐厚、組職工作做了不少的民協為何也失利。第二種說法以梁文道為代表,認為深水埔重建中,民協只願協助居民爭取蠅頭小利賠償,而無意挑戰社區重建概念﹔所以得不到支持。

小恩小惠就真的能俘虜小市民的心?

基層權益工作、戰鬥格是否不受歡迎?

勞工工作成績為何不在第三大貧窮區的觀塘得到選民支持?

觀塘還將是貧窮社區,如果我們還對基層運動有期盼,那我們就需要從檢討是次助選開始,檢視我們曾想得到的、以及探討未來基層組織工作的方向和策略。

對於曾參與助選工作的你、關心基層權益和社區民主運動的你來說,參與助選為寶瑩爭取席位,你一定還有過甚麼想法或期望吧!我們需要你的分享和分析。

歡迎出席助選團檢討會。

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

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

誠邀你加入為陳寶瑩助選



「找尋走向公義的路」──這是Rose(胡露茜)對寶瑩參選區議會的理解,也道出了寶瑩和助選團的心聲。(見《胡露茜:找尋走向公義的路──給寶瑩投下信任的一票》。)

女 工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所在的觀塘翠屏村,是一條普通不過的公共屋村。然而,只要你白天在村內轉一個圈,就會留意到,這條邨不但長者特別多(其中很多是 女性),也有很多新移民女性,和不少照顧長者的外籍女傭。也許是翠屏村人口的特點,翠屏村居民不但窮,而且是窮人中的窮人。觀塘是香港三大貧窮區之一,但 根據統計署的資料,寶瑩的選區翠屏南村,住戶收入中位數只有$10,825,比觀塘的整體數字($14,000)還要低很多!

女工會七年 前開始組織清潔工,發現很多是新移民,也有很多上了年紀的前基層工人。他們很多住在公共屋村,當然也包括翠屏村。清潔工會的一位會員玉蓮姐,1997年從 牛頭角村搬來翠屏南村,未搬入新單位前,她己在翠屏村找到一份房署外判公司的清潔工。「每月只得三千蚊,但當時想:都好呀,起碼夠交租。食方面再想辦法, 可以再省點。」玉蓮姐二三十年前來香港,做了多年工廠;現在做清潔,竟也遭僱主以年紀太大為理由不聘用她。

居住在翠屏村的基層市民的生活處境,是香港貧富懸殊走向兩極的縮影。生活在翠屏村的女性,不論是長者、家庭主婦、兼職工人、新移民、外傭,青少女,她們的生活狀況,她們的喜怒哀樂,也無可避免也反映了平等、公義、人權等香港核心價值,往往只是沙漠上的幻影。

寶瑩參選區議會,正如Rose所講,是為了找尋走向公義的路。我們十分期望你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找尋和開拓一條新的道路。如果你願意加入助選行列,歡迎電郵 supportpoying@gmail.com。

其他文章如下:

彩雲:我為甚麼為陳寶瑩助選
胡露茜:找尋走向公義的路──給寶瑩投下信任的一票
游叔:我認識的寶瑩(二)
蘭姐:我認識的寶瑩(一)
翠屏南邨簡介
陳寶瑩:我為甚麼參選
陳寶瑩:建立政治化的婦女社區運動

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

我為甚麼為寶瑩助選

彩雲

2003年的七一遊行,掀動了很多年青人爭民主的心,不少參加了區議會的選舉,婦運也不例外,婦進(新婦女協進會)就有三個人以「公民起動」的名義參選。今年婦進再有會員參選,其中寶瑩是婦進的創會會員,曾在女工會(香港婦女勞工協會)工作,組織清潔工,並且成立了清潔工人職工會。

婦運與議會選舉

過去婦進在討論是否應支持一位候選人時,不論是立法會還是區議會選舉,支持原則是候選人要有婦女政綱。記得婦進基於這個原則,曾支持過工聯會的陳婉嫻,並在會內引起爭論,有會員因此退會。九十年代初,婦運為了將婦女議題帶進議會的議事日程,提出婦女政網,要求各政黨和候選人納入他們的政綱內,並且以此為支持的條件。這種策略不但見於婦運,其他社運(如環保運動)也曾如此。然而,論政治手段,政客畢竟比社運份子高明。他們很快就將社運策略變成他們的政治籌碼,陳婉嫻更是箇中老手,婦運、工運、同志運動,甚至最近的保衛皇后碼頭運動,都領教過她的技倆。

回到2003年的區議會選舉,幾位婦進會員參選,婦進內部的反應並不見得很雀躍,大概是因為婦女議題很難在區議會層面提出。但當時我很贊成婦進會員參選,也很希望她們能當選。我感到香港女性主義發展了二十年,建立出來的「女性身份」不但平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受著香港中產階級女性的經驗限制。個別的女性和特定的女性群體如何生活?她們有甚麼煩惱?她們如何理解所面對的種種問題?又如何理解所處身的社會?對此我們的認知其實不多。

一位翠屏邨婦女

昨日,我在女工會所在的翠屏邨派傳單,跟一位帶著鄉音的中年婦女攀談。她跟大多數香港人一樣,認為新移民來到香港,只懂得「使政府錢」。其實她也來自基層,丈夫快六十歲,週身病痛,但仍在工廠做工,每月賺五千多元。她自己不久前做清潔工,工作不但辛苦,人工也低,但老板竟拒絶支付她假期工作的工錢,令她一氣昏倒,給送進醫院,但仍然拿不到應得的工錢。雖然如此,她還是認為應該靠自己,不應「靠政府」:「無錢就省點,買便宜一點的菜。個個都是這樣捱的啊!個個都靠政府,香港就無前途的了。」但她自己常想著回大陸生活,原因是她來香港三十年,生活越來越艱難。子女小時固然如此,子女大了,情況非但沒有改善,而且越來越糟。丈夫一向脾氣不好,近年身體差,脾氣就更壞,常嚷嚷要她返大陸,否則自己搬出去睡天橋底。談到區選,她說上屆選了某名男候選人,因為覺得他「幾靚仔」,還拉著從不投票的丈夫一起去投票。

婦女與民主

四年前,我認為女性主義者當區議會議員,有助我們在女性日常生活面對的困難的層面,接觸不同女性,在這層面找尋改善措施,並且檢視女性主義者提出的政策對不同女性的意義。四年後的今日,我仍然是這樣想,也因為這樣加入了寶瑩的助選行列。

加入了助選團,我比過去留意對區選的分析。一次我在網上讀到一些對區議會選情的分析,作者指責民主派拒絕在地區「深耕」,令區議會日益成為民建聯的天下,而民主派也坦承因為失去了七一效應,對今屆區議會的選情不感樂觀。也許是為了給區選造勢,社運所屬的民主派,竟然推舉一位沒有多少民主履歷的前殖民地高官,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代表/領導香港的民主派爭取民主。對此,我感到難過,也感到悵惘。(葉劉淑儀顯然覺得,既然只要說說就可以稱為民主派,並且據此「要求」支持民主的市民支持她,那麼她葉劉當然也可以當民主派,提出2012普選立法會,甚至提出更具體的達成民主的路線途。)

最近在看一位住在黎巴嫩的英國戰地記者Robert Fisk的著作,其中他談到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他批評西方(包括傳媒)拒絶討論911恐怖襲擊為甚麼會發生,拒絶面對西方國家自身的責任。他指出西方國家為了本身利益,在中東地區不斷支持和扶值獨裁政權,漠視這些政權對人民和政敵的暴虐,以至中東國家的民主力量長期受打壓。但一旦有新的需要時,西方國家就以民主的名義,軍事干預甚至入侵這些國家,令這些國家的人民慘受戰火蹂躪。正正是西方這種外交政策和種族主義的中東政策,令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得以在平民百姓中生根滋長。

然而,Robert Fisk指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不必是平民百姓對生活絶望和對不公義憤慨的代言人,更不要說是唯一代言人。同樣,不同群體的女性,尤其是身處社會底層的女性,她們的困頓不安,她們的掙扎,她們對自身對親人對社會的願望等等,都需要有更多的對話、理解和表達 (articulation)。我正是帶著這樣的期望,支持寶瑩參選的。

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找尋走向公義的路──給寶瑩投下信任的一票



胡露茜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前召集人

寶瑩為人正直,有勇於承擔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她能夠將信念化為行動,多年來一直走到基層、勞工和婦女中間,聆聽他們的心聲,為弱勢社群、為社會公義發聲。她作出參選的決定,我相信並不容易。對她參選的的決定,我感到欣喜,同時為她祝福。欣喜是因為她能夠衝破一些障礙。婦運份子常覺得參政是一條很困難的路,對參政沒有信心。寶瑩打破婦運的宿命,一力承擔,所以她很值得欣賞。

第二、寶瑩勇於面對不確定的前景,並向它提出挑戰。她今次參選,不是她個人的事情,而是代表著很多婦運朋友,給選民的另類選擇。她參選不只是為了參政,而是為了找尋另一條走向公義的路,並因此吸引到更多人一起投入,共同參與。因此,這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代表著一個運動--婦女運動和基層勞工運動--的轉型。我希望,也相信她不是孤單地走在這條路上。事實上,她今次參選,有很多朋友同行。因此,我投給她的信任票,不只是給她個人的票,而是投給整個運動的進景的一票。

最後,我對寶瑩參選區議會,有幾個期望:

1. 我期望她將區議會的關注和影響擴大,令到區議會有更多基層和社區的聲音,同時擴大基層參與的基礎,令到民主權利不只於投票那一刻。我期望她帶動選民一起去尋求改變。

2. 我期望寶瑩作為一個女性從政者,能夠結連婦女解放、民主和地區參政,令這三條路可以有更緊密的連結。

3. 一直以來,寶瑩都沒有狹窄地看待政治。她能夠將政治連結到基層的基本權利和尊嚴,明白到社會需要更根本的改變。她是基於這種關懷,走上參政的道路的。換句話說,我們期望開花結果的,不但是一人一票直選那麼簡單,而是社會有更根本的改變。這些改變可以令人權,公義更能得到申張,社會更公平,基層市民的民主參與更能得到體現。

我認識的寶瑩 (二)



游叔(清潔工人職工會會員游樹仁)

兩年多前,老細跟房屋署的清潔合約期滿,公司貼出告示,叫我們工人「另謀高就」,遣散費等一概不提。我們找清潔工人職工會協助,認識了寶瑩。她很有耐性,很詳細地向我們解釋工人權益,並且教我們如何向勞工處申訴。

寶瑩為人很進取,很有組織能力。我們去房署去立法會請願,她帶頭行動,很積極很熱心。去請願前,她跟我們討論每一步怎樣做,為甚麼要這樣做。請願過程中,她會繼續向我們解釋該怎樣做。在她的帶領下,大家都很積極,很活躍,令整個行動很完滿。

她很關注貧窮的弱勢人士,會主動關心他們。譬如,長者因為年紀大,較難找工作,只能找到清潔廁所這類工作。寶瑩探訪高齡工友時,會說:「你們做工當然好,但也有其他渠道,譬如申請綜援。論年紀論環境,你是可以申請的。」她會細心告訴長者申請的條件,如何去申請等。她雖然做工會工作,但會這樣提示長者。由此可見,她很關心弱勢人士和長者。

從寶瑩在工會表現的進取心,憑她的組織能力和她對弱勢人士的關心,如果她當選,她一定是很好的區議員。她的優點在於她關注基層人士貼身的問題,又懂得組織基層去向政府申訴,去爭取權益。

(刊於政綱小冊子)